安徽是农村改革发源地。45年前,正是在这样的隆冬时节,安徽开启农村改革序幕。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九游会平台大湾村、小岗村、淮河蒙洼蓄洪区,是总书记实地考察调研的安徽乡村。
如今,历经16次蓄洪的淮河最大蓄洪区挣脱了“民生洼地”的境遇;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深山远村一派人旺业兴景象;而在“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地”里下着一盘更大的棋,承载着全新的前行探索。
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这三地村情差异巨大,资源禀赋各异、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他们的改革措施和发展路子也各具特色,但都被实践证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行之有效的路径。
那么,他们正在经历的沧桑巨变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改革逻辑?
连日来,深入这三地调研采访,在扑面而来的乡村振兴新气象中,更加深刻感受到,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农民愿望、保障农民利益的新路子,就像一根充满“魔性”的杠杆,正在撬动起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变局。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地“活”,村兴,奏响着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农村改革交响。
“麻糊地”也香了
——蒙洼蓄洪区人、水、地“复杂三角”何以解扣
今年是蒙洼蓄洪区建成70周年。
据记载,历史上的蒙洼是地广人稀的湖洼地,分布着8个长年的积水湖,野鸭成群,是捕鱼的“战场”,本是淮河干流中游蓄滞淮河洪水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冬天,阜阳专区治淮指挥部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动员阜阳、颍上、临泉、阜南4个县的30万民工,开始建设蒙洼蓄洪区。1953年1月王家坝闸动工兴建,当年7月竣工,这也标志着蒙洼蓄洪区正式建成启用。
当时这片180平方公里的蓄洪区内生活着5.4万人。如今,这里4个乡镇的人口达到19.5万人,耕地面积19.8万亩,其中还有大量人口生活在131座庄台上。
人水争地,一直是蒙洼蓄洪区的主要矛盾。70年来,先后16次蓄洪,成为新中国运用最频繁的蓄洪区。很长一段时期,当地老百姓流传的说法是,全部家当系在一条绳子上,洪水一来,拎起来就走。
蒙洼蓄洪区因为频繁蓄洪,耕地肥沃,同时地势平整,耕作条件也好。
但这种地力上的优势不足以覆盖洪水频繁袭扰的破坏性损失。同时,蓄洪区内也不能布局工业项目和永久性设施农业等项目。几年前,中央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这里调研时,时任安徽省负责同志在汇报中说:“这里才是真正的‘民生锅底’。”
人、水、地的“复杂三角”何解?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根据蓄洪区特点安排群众生产生活,扬长避短,同时引导和鼓励乡亲们逐步搬离出去,确保蓄洪区人口不再增多。
一间移动的特殊办公房,体现着这里扬长避短的智慧。
这间办公房位于王家坝镇,这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居然是带轮子可移动的“房车”。平日里,里面可以办公,洪水一来,推着就能走,灵活机动。房子的主人叫任超,是当地的芡实种植大户。
蓄洪区里有一些低洼地,原本都已抛荒了,因为下雨时易涝、干旱时易裂,当地农民称之为“麻糊(当地一种糊状特色汤羹)地”,都不愿种。任超有头脑也有闯劲,他从当地农民手里流转了500多亩地,将部分低洼地平整后实行“小麦+芡实”轮种,收获时节还雇了50多位当地工人帮忙,芡实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一带,行情还不错,几样农作物轮作下来每年能挣几十万元。
连“麻糊地”也香了,因为找对了路子。这条路子被阜南县副县长王传力称为“发展与水共生的适应性产业”。同时,也因为找到了愿意种并且能种好的人。
同样一块地,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适应性产业”的组合拳,就从抛荒状态完全“盘活”,产生了可观的增值收益,由此实现“三赢”:大户实现规模化种植,得了经济效益;农户得了土地流转金,还能进合作社打工挣钱;当地发展了产业,地方政府增加了税收。
其根本在于,因地制宜地把握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改革主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重组人地关系,激活农业生产中土地、人力、投入等要素资源,由此催生了土地收益的成倍增加。
在蒙洼蓄洪区,这样的探索和实践尤为重要。
农业,是三次产业中的“弱质产业”,在蒙洼,这种特性被放大到更高风险层级。因为一次蓄洪,个体农户多年源于种地的收益积累可能一朝就不复存在。
扬长避短、破解难题,首要的就是放大源于土地的收益,使之一定程度上能够逐步覆盖蓄洪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支撑农民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3年多前考察的西田坡庄台,位于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
如今,这个村已经流转土地2500亩,推行“农业大托管”2000亩。“下一步,通过‘农业大托管’交由专业农场进行精细化耕作,预计小麦亩均增产100斤,实现农田增量、增产、增效。”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村支书李敏说。
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土地收益增值,适应性产业的发展则让土地增值更具确定性、持续性。
如今,在蓄洪区内,已经形成水生蔬菜、生态种养、水禽养殖等多条“水生产业带”,并重点推广应用稻虾(渔)连作、藕渔共生等农牧渔结合模式,以莲藕、芡实为主的水生蔬菜面积达4.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8万亩。
土地收益的增值,让一部分农民不种地也能获取种植收益,逐步摆脱“靠天收、看洪水脸色”的境遇,是真正的“避短”路子。
不种地的农民干啥去?
张朝玲夫妇如今在蒙洼蓄洪区乃至整个阜南县都很有名。夫妻俩在当地创办的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把由杞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卖到海外,出口到欧美37个国家。
杞柳是一种近水植物,即使连续20天泡在水中也不会腐坏,所以可以在蓄洪区内大面积生长。杞柳能编织成各样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包括果篮、家具、装饰品等。
张朝玲说,在这里办厂,不仅原料丰富,质优价廉,会做柳编的人也多,在家里就能干。只要派人将模型送给农户,他们在家里就能完成。这样,就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民就业。
蓄洪区内不能布局工业项目,但蓄洪区的保庄圩内可以,这个用圩堤保护起来的安全区域就是用来布局当地群众所需要的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
不用种地的农民,在这里有很好的去处:可以把家搬到这里,可以在这里务工挣钱。
于是,保庄圩里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制箱包、织柳编、做服装……这些厂充分吸纳了当地人就业,人们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家庭。
在红亮箱包有限公司里,王敏老人正认真地做“翻包”的活。摊开皮包、翻好整理好就是他每天要做的事,一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让他挺满足。“我已经一大把年纪了,现在上班又近、挣钱还不错,这工作我很满意。”王敏笑称自己是厂里“元老”,已经干了10年了。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有150多人,产值1000多万元。
“你看,那边是我们正在建的新车间,以后规模会越做越大。”红亮箱包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恒亮开心地说。
像红亮箱包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截至目前,蒙洼蓄洪区小微企业数达到75家,年产值突破1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达到17家,前三季度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20%,解决4000多人就业。
不用种地的农民,成了蓄洪区的“长处”,成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优势。
把住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改革主线,扬长避短,就解开了“人、地、水”关系的“结”:土地这一端,以规模化发展的适应性水生产业来扩大增值收益。农民这一端,以与土地“解绑”的人力优势来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此为支撑,引导和鼓励乡亲们逐步搬离蓄洪库区,“人为水让路,水给人出路”,进而走向人水和谐。
蓄洪区各类资源要素正持续被激活,由此迈上乡村全面振兴的前行之路。
这也给了当地干部信心和底气。
“人家的很多好做法,我们很难学得了,蓄洪区的产业发展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因地制宜,是我们发展最重要的经验。”王传力说。
“多业态”红火了
——大湾村的“村有产业、户有收益”之路何以走通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千差万别的乡情村情,始终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复杂所在。
从傍水而居的蒙洼蓄洪区向南约200公里,进入群山连绵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就来到群山环抱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金寨县的县情介绍中总会有这句话:集老区、库区、高寒山区于一体。而大湾村就处于所谓的“高寒山区”,山高谷深,群山阻隔,很难想象能被“焐热”。
老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湾村脱贫工作,了解茶园、鱼塘、小型光伏电站等扶贫项目的生产经营、成本收益等情况,并同村民们进行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脱贫后的深山远村里,处处是笑脸。
“以前哪能想到现在的生活这么好,我是大湾村发展变化的受益者。”大湾村“喜来山庄”店主闵玲的盈盈笑意,与她经营的这家农家乐店名一样,透着满意与喜悦。
说这话时,她正忙着准备游客提前预订的饭菜。2017年之前,她和丈夫一直在上海打工。那一年,她很直观感受到老家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于是回到村里经营起了农家乐和民宿。“以前谁都不看好我搞农家乐,当时还欠债几十万元,现在不仅债都还清了,一年收入还有20多万元。”
闵玲没说虚话,他们两口子生活变好,直接得益于大湾村依托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走了一条红绿结合、茶旅融合的产业振兴路子,进而带动不少村民吃上“旅游饭”。
“2022年大湾村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说,“村有产业、户有收益”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村与户关系的背后,是当地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的生动实践。
深山农村发展之难,除了地理条件限制之外,耕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紧缺也是一大根源。当年大湾村的扶贫产业先是选择在茶园、鱼塘、小型光伏电站上用力,也正因为用地少、易突破。
很快,当地就找到了做活土地文章、盘活土地资源的路子。
如今,在大湾村里,作为搬迁安置点的一栋栋白墙灰瓦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与村里的老房子隔溪相望。
“我们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相结合,把政策叠加效应很好地发挥出来了。”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说,大湾村从2016年开始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先后建成4个易地扶贫安置点,近130户人家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并搬迁到安置点,腾退的宅基地全部复垦为耕地。
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稳住神、把好方向,关键是绝不能损害农民利益。
74岁的村民汪能保说,他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补助和宅基地腾退补贴,搬到了老宅对面的新房。家里通了自来水,还拥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这在以前想都想不到”。
通过腾退宅基地复垦等办法,大湾村盘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找到了激活要素资源、强化集体经济根基的“杠杆支点”。
金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介绍,从2021年起,金寨县启动大湾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资源,优化用地布局,保障产业发展用地空间。根据“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3年来,大湾村累计新增建设用地70多亩,这也为大湾村农产品加工、茶旅融合等一批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
就山区村现状而言,盘活的土地资源,率先用于突破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项目,由此带动更多外部产业资源注入,以“村有产业”带动“户有收益”,大湾村蹚出的是一条具有可复制性的兴村富民路子。
冬日里,大湾村的旅游热点项目“大湾十里漂流”暂时冷清下来,但这里的负责人王昭依旧每日驻守在游客中心,做一些日常维护工作,静待来年夏季“开工”后收获更旺的人气和财气。
“大湾十里漂流”是大湾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项目,2020年8月投入运营。大湾村通过自然资源入股项目,按照漂流门票收入的40%参与分红。去年大湾村207.7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这个项目就贡献了约100万元的收入。
除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带火了人气,丰富了当地旅游业态,带动村民们的农家乐、民宿等生意也热起来了,活跃整个村的产业氛围。
“漂流游玩高峰期,我们用工规模在100多人,基本是本地人,带动了就业,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王昭说。
在大湾村的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各种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旁边的车间内还有工人们在加工和包装小香薯。
“这个项目也有大湾村集体经济参与。”花石乡党委副书记蔡志彪说,大湾村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万元的投入,建设大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以此为平台,引进一家县内企业来这里创办大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小香薯与南瓜生态基地建设、加工与销售,带动农户发展小香薯和南瓜种植500余亩,通过产品加工、展示销售、餐饮体验,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余个。
这里的大多农户是茶农。茶产业成了大湾打通“村有产业”带动“户有收益”路径的着力重点。
茶叶销售是难题。2017年,金寨县利用财政整合资金建设大湾茶厂,引进安徽蝠牌茶业有限公司来运营,为400余户茶农们提供稳定销路,也提供了一部分务工岗位。2022年,大湾蝠牌茶厂实现销售额420余万元。在此过程中,大湾村也通过茶厂的租金,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资金入股、资产租赁、收益分红……记者在大湾村实地走访调查6个村民组看到,“村有产业”正在通过多种方法促进着“户有收益”。
“我们没办法学其他平原区乡村,可以搞乡村产业规模化、集群化。”蔡志彪说,大山里的村庄,还是要顺应自然禀赋,从“小而精”的方式入手,用多元业态产生广泛收益。
滴水可折光。特色种养、旅游民宿、光伏电站……大湾村的多元业态热起来了,村里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也由2016年的7120元增长为2022年的17038元。
强化集体经济之基,以此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各类资源要素,让农户分享更多改革成果。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上,大湾村的动力活力正在持续涌流。
“种地人”年轻了
——小岗村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路何以走宽
村外,平畴沃野。村旁,厂房成行。
改革“第一村”——小岗村,以越来越不同的“气场”展示着独特的存在,成为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农村新变化的一扇橱窗。
记者12月下旬来到这里时,正值寒潮袭来,气温骤降。冷风寒雨中,更勾起对45年前寒冷冬夜里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的那种勇敢与决绝的追忆。
但田野里,冬小麦已经吐出了新绿,一望无际。
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并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总书记强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近年来,小岗村紧紧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这条主线,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2.2万亩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1.3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让每一块土地有了“身份证”。
此举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不仅给持续做活土地文章拓展了更大空间,也给“农民和土地”这一对关系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变化。
34岁的周地帅说不清当初为什么要给自己取这个名字,但如今看来,与小岗村的现状以及他自己所做的事倒还比较贴合。
在种粮大户程夕兵的农机大院,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各式各样的农用机械摆满院落。今年60岁的老程,把这六七十台农机交给女婿周地帅来打理了。
周地帅原先在镇上一家企业上班,看到岳父年纪大了,一个人种田辛苦,便辞掉了工作回乡干起了农业,经过几年在农田里摔打,小周现在各种农机操作自如。
小岗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以岗地为主,土地散碎,耕作条件差。“一块地就三五分大小,成亩的地都少,田里没有像样的路,农机进出不方便,地不好种。”周地帅说。
“三权分置”下,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承包权益与承包地块不再直接挂钩,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供了制度支撑。这几年,小岗村顺势而为,全部完成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域覆盖,先后实施了“引水上岗”“引淮润岗”等农田水利项目,破解了岗地用水难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今年夏季,小岗村的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超过800斤,比丘陵地带正常的单产高出近200斤。
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适宜机械化耕作,种起来不仅省心省力,还能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所以,像周地帅这样的年轻人才愿意回村来种地。
“种地实现机械化以后,人工成本至少节省一半,比如以前靠人工插秧,我这600亩水田要请20个人插秧,一天也不过干20亩,一季下来光工人工资就十几万元,现在换成了机插秧,两三个人就够了,一天能完成三四十亩,成本大大减少。像喷洒农药,以前靠人工喷洒,一天也就二三十亩,现在无人机喷洒,六七百亩连片的农田一天就能完成。”
这个种地的年轻人,“小算盘”打得叮当响。
土地确权后,农民都愿意把地流转出去。小田变成大田、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后,种粮大户愿意流转更多的地来种。就这样,周地帅和岳父种的地,从最初的1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700多亩。
种更多的地,有更大的奔头。“以前种地辛苦还不赚钱,现在土地耕作条件改善,粮价也比较稳定,种地有钱赚。”周地帅说,这两年他家种地收入每年都在二三十万元。今年粮食喜获丰收,收入差不多能在四五十万元。
地的收益成倍放大了,种地的人也更加年轻了。“谁来种地”的难题,在小岗村也在破题。
这就是制度创新的“魔力”。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村的一切都是源于此。”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从小岗村的实践来看,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巩固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搞活了经营权。目前,全村土地流转率已达74%,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31家。
搞活经营权,也拓宽了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增值的路子,壮大了小岗村的集体经济。2022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0万元。自2018年起,小岗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连续6年为村民累计分红超1400万元。
如今,小岗村村民基本上都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上下两层半的小洋楼,带院子和厨房卫生间,水、电、气、网等基本生活设施配套完善。
“我们不是拿国家的财政资金改变自己的面貌,而是利用了国家土地‘增减挂’的政策,把空心化的散乱村庄进行了整合,复垦成耕地。不仅置换出1000多亩的建设用地指标,也彻底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李锦柱说。
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探索。
通过充分搞活经营权,村民持续分享到更大的收益和成果,小岗村“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子持续走宽。
土地盘活了,农业农村的各类资源要素也相应被激活。小岗村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蔚然兴起。
在小岗凯盛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郁郁葱葱,红彤彤的小番茄像铃铛一样密集挂满枝头。
1998年出生的企业种植主管吴少魏介绍,这种无土栽培的水果番茄不仅口感好,而且产量高,普通番茄只能结6穗到8穗果,而这种番茄可以结35穗果子,采摘期长达八九个月,产量是普通番茄的5倍,价格也要高出许多。
他大致算了笔账:“设施大棚每平方米番茄产量可以达25公斤,亩均产值可达40万元,达到了城市里工业用地的产出标准了。”因为收入稳定,公司吸引了80多人来这里就业,不少都是像他这样的年轻人。
地能来种,班能来上。返乡就业的,外来创业的,小岗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带来了青春的气息,更带来了振兴的希望。
“小岗的根在农业,农业的根在土地。我们突出的感受就是,土地活,则农业兴、乡村旺。”说到这里,李锦柱感触良多。
“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深化农村改革,始终是逐梦路上的强劲“引擎”。